爷爷总是趴在妈妈身上睡觉英语 第一百五十四章 何必劳烦明日我

旸谷没有未来。

旸谷不求未来。

旸谷的未来……即是人族的未来。

当年那位创建旸谷的大将,拒不回援旸都,而力拒海族于迷界。以身填海疆,以死报旸国。

生不留身,死不留名。

但旸谷的精神,便一直传承至今。

钓海楼和决明岛在携手拱卫海疆的大前提下,又为近海群岛的主导权明争暗斗,相互之间狗脑子都要打出来了。

齐国今日打压钓海楼,明日杀一杀钓海楼的威风。钓海楼今天在迷界来一场大战,明天组建一个镇海盟,也颇能搅动波涛。

可旸谷却很少被针对。

因为这实在是太纯粹的一个宗门。

不争权,不斗势,只守着自己的地盘,只守着人族的海疆。

他们很多年前从东域走过来,此后再也不往回走。

就如此刻,杨奉刀刀搏命!

血王在这好似烈日当空的璀璨刀光里,恨恨地骂了一声:“疯子!”

他疯在喜怒无常,旸谷这些人疯在不计后果。终归对方更疯一些。

他不欲同杨奉在这里搏命,想要抽身去救鱼广渊,但也没办法这样轻易放弃黄台界域。

一座黄台界域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,不知多么辛苦才成型。在惑世这样的混乱环境里,需要兼具运与力,才有机会诞生。

人族对“黄台界域”的执念,就像海族对“人族营地”的恶意一般。

像这样的地方,只要抵得住反攻,长期经营下去,就完全有机会彻底覆盖沧海规则,成为海族在惑世里的又一座大本营。

他鱼新周身为海族真王,自有守土之责!

当下瞳翻血色,凝似红琥珀。

整个黄台界域所有海族,血液同时沸然!

甚至被交战余波短暂打穿的界河另一边,彼方界域里无论人族、海族,亦是身同此感,血不自由。

被血王主要针对的杨奉,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。

而在这样的时候,金甲之下他的身体,一寸一寸显现灿金。他的皮肤纹理,清晰刻画金质。

他的体内如海啸,金肤之下强劲有力的血管里,涌动的是银白色的血液。

杨奉身成金质,血液成汞!

神临强者的金躯玉髓,是青春从此不老,寿尽之前修为不退。

而杨奉此刻,是完全改变了身体的本质,以金行元力重塑真身,以此对抗血王那凶名在外的恐怖神通。

但这并不足够。

汞血亦为血,也要为血王所掌控。只是在被金行元力重构之后,它同时兼具金行元力和血液的性质,故也同时可以被血王和杨奉掌控。

灿烂的金肤之下,银白色的血管如蟒蛇暴起,遍身游走,挣扎不休!这是两种道则的碰撞,两种意志的较量。

而在这样激烈的争斗之中,杨奉握刀的手依然稳似磐石。

他的刀好像并没有具体的形状,而是一道锋芒,在这个混乱的世界里破界而走,践行着自己的道路,锐不可当!

自身成为神通争斗的战场,丝毫不能影响他的锐意。他的刀势反而愈走愈高,把颠倒和混乱都斩碎,为这个世界划分出天和地!

那天和地,也是生和死。

天地垂一线,生死走刀锋。

这是杨奉的邀请,势要让此界落血雨,让这个没有天地、不分方向的世界,为他们当中的某一个而悲。

完全是疯了!这个宣威旗将能活到现在,真是奇迹!

血王光秃秃的眉骨切割着冰冷的情绪,其身骤化血光一道,就要洞界而走。

他并非斗不过杨奉,并非没有直面生死的勇气。

但不应该在今天。

不恰当的时机,不恰当的地点,未曾意料的对手!

杨奉要覆此黄台,也只好由之。

黄台可复得,广渊难再求!

其时血光如电转,其上刀气凝金云,一朵朵长挂在上空,封绝彼路。

血王一挥大袖,念动而天地倒悬。

自此血光在上。

……

……

重云在下。

落不尽的雷雨,落往无尽的空。

有时也会因为方向的迷失,往四面横移。

这样的气象在迷界并不罕见,云在下,海在上,又或雨往天上落——事实上这话也是不对的。

此界本就无上无下,又何来倒转呢?

或许那行在连绵雷云上方的数百丈的巨船,才是那颠倒的存在吧。

不过无论人族海族,在迷界都有这样的认知——以我为本。

无论“我”在迷界的哪一处,当“我”站在那里,我的头顶即为上,我的脚下即为下,前、后、左、右,都因“我”而存在。

所以这艘名为“福泽”的恐怖巨船,本身即是方位的锚。

祁笑站在甲板上。

无须描述她。

这个名字已经足够。

无论钓海楼、旸谷,又或海族。

谁不知道祁笑?谁没有见识过祁笑的手段?

她能全方位压制祁问这等灿烂一时的名门天骄,能在东莱祁家这样的大齐名门手里,生生抢下夏尸的军权,靠的可不是温文尔雅。

说祁笑之名可止小儿夜啼是有些夸张,她毕竟不像重玄褚良那样凶名昭著。但若要执掌大军的海族真王们,内部选一个最不想面对的齐国九卒统帅,祁笑的名字一定高居难下。

轮值决明岛的这九年来,她把海族打得太疼!

虽说迷界无日不战,但烈度也从未有如此之高。双方打得再凶,总有让彼此休养调整的平缓期。

可祁笑驻军一来,锋线八面开花。虚虚实实,无日不进。

但凡海族方面有半点疏忽,立刻就是一场巅峰大战,立刻就要血流成河——被祁笑引军一刀切进心腹要害,瞬间剖身割命的例子,已经不在少数。

每一个和祁笑对阵的海族真王,乃至于他们麾下的军队,都要时时刻刻地保持高度紧张。打得实在是辛苦,常常心力交瘁。

海族名将念王鲸烨曾经这样评价祁笑——“其人非人哉,好似战争傀儡,不疲永恶。”

名为“福泽”的巨船撞出了狂风,船下雷云好似翻涌成了海。

就在狂风中,飘落一片凋叶也似的身影。

风如此狂烈,叶却如此平缓。

在这动静之间,勾勒出天理自然般的和谐。

最后悬滞在船前。

这个悬在船头前方、面对大船背对狂风、而竟与大船同行的身影,不见面容、不显五官,但很清楚地“看”了过来。

当然看得到祁笑。

此时的祁笑身上披甲,中长的头发简单束在脑后,像一柄倒悬的棱刺。

她两手空空,身上的甲倒是不普通。

甲上有麟凤五灵,龙虎在臂甲,龟凤在腿甲,胸甲刻麒麟。

此嘉瑞五灵之外,又缀有景星庆云。

总之瑞不可言。

这副经年厮杀于战场的甲胄,看起来却是如此的祥和。

船前的身影道:“船名‘福泽’、甲名‘祥瑞’、人名‘祁笑’……说什么兵凶战危,祁帅所到之处,应该叫‘歌舞升平’!”

祁笑平静地看着前方:“我等披甲,岂不正是为了这样的四个字?”

停在船前的身影道:“听说武安侯在丁卯界域受了杖刑?”

祁笑只道:“失期责杖。”

船前的身影道:“整个丁卯第一浮岛,战将数十,军卒数万,成分复杂,消息传得很快。他这样的天之骄子,举世闻名的英雄,被当众杖责,说出去并不好听。”

“笃侯是故意说反话吗?”祁笑直接地道:“武安侯以身立刑,以名正法,几可录入兵家志事。哪里不好听?”

此时立于船头的身影,竟是替代姜梦熊接掌了天覆军的笃侯曹皆!

作为世袭递替、食邑三万户的大齐国侯,以一己之力让曹氏显于东莱,平灭夏国声名直追军神的存在,曹皆对祁笑的态度并无介怀,反是轻声一笑:“看来武安侯是通过了你的考验。”

祁笑淡声道:“笃侯对武安侯倒是亲厚。”

曹皆的五官不显于此地,但几乎能让人想象得到那张苦脸上的微笑:“毕竟我两次带他出征,两次都赢得很漂亮。他是我的福将。”

一次拿了黄河首魁,一次灭了大夏社稷,的确鸿福。

祁笑摇了摇头。

“怎么?”曹皆问道:“武安侯在丁卯浮岛做得不好?”

“上岛之后,他做得太好,无可指摘。”

“或许祁帅觉得,武安侯欠缺军事才华?”

“军事知识可以补充,兵法可以学习,战争嗅觉可以培养。姜望有第一等心性,第一等悟性,学什么都不会太慢。观他练兵,用勤用心,观他驭下,宽严并济,能得人,能用人……假以时日,就算成不了天下名将,将十万之兵,倒也不是难题。”

曹皆沉默片刻,道:“将十万兵的才华,亦是名将之姿。那就还是军法的问题了。”

祁笑始终是平静的,因为她只是在陈述客观结果:“他不懂军法也就罢了,总可以教他。他不知敬畏也不要紧,年少成名,难免狂肆,总可以慢慢敲打雕琢。

但观他在丁卯浮岛之行止……他学习军法,了解军法,敬畏军法,却还是做出了他自己的选择。他知道军令有多重,但他还是觉得擒杀鱼广渊更重要。他有他自己的判断,无论这个判断是基于鱼广渊的危险,还是基于对那些被鱼广渊所虐杀的人的同情。

而我已经明白,他有他自己的道理,这个道理超越所有。”

曹皆完全听懂了。

不是说从军就要完全削去棱角,完全不能有自己的想法。

天下名将哪个不是风格独具?

远的不说,就以凶屠为例。当初伐夏,重玄褚良也是站出来竞争帅印的,对于伐夏有自己的全盘战略,与曹皆的战略完全不同。

而在曹皆伐夏进度缓慢的那段时间,这位杀性极重、锋锐无双的名将,他所做的事情是什么?

他连夜写了一封《挑灯夜奏天子疏》,用行动表示,无条件支持主帅曹皆的任何决定。

他未见得认可曹皆的战略,未见得同意曹皆的想法,他难道没有想过,他有更好的办法,可以打开局势吗?甚至于以他的军事才华,有很大的可能性做到。但是上了战场,分了上下,一切以上级的命令为主。

当然这两件事情并不完全对等。

但所有有志于名将者,都应该清楚,一支军队只能有一个想法。

在战场上,不仅仅贪功、嫉妒、畏惧、仇恨这些是杂念,有时候同情、怜悯、正义感,也都需要斩断。

因为军刀无情。

而姜望的自我太强烈!

曹皆叹了一口气:“如今九卒统帅之位,只有斩雨空悬。田安平和郑世各有优劣,天子一直不表态。直到前次武安侯去妖界履神临之责,天子命修远授业,武安侯一朝失陷霜风谷,天子等了足足半年,又让武安侯出海,命你来传授兵法……天子之心,明晰如此。谁都看得出来,那个位置他是为谁而留……”

这话当然有几分劝说的意思在。

天子这么期待姜望,这么想让姜望进兵事堂,成为下一个军神,你祁笑是不是可以再努力一下?

但祁笑只是道:“武安侯并不适合。”

曹皆的身影立在船前,驭风驾云,也唯有一声叹息。

他完全相信祁笑的判断,完全认可祁笑的眼光,更知道没有人能改变祁笑的想法。

“其实天子又何尝不知!他比我们看得更远,看得更准。”在这个多年袍泽、同出于东莱郡的老乡面前,祁笑终是解释了一句:“只不过圣心甚眷,还想再看看罢了。”

“怎么说?”曹皆问。

祁笑略略抬眸:“笃侯说姜望是伱的福将……还记得黄河首魁后的那封诏书吗?”

曹皆回想太庙献礼那一日,彼时年未弱
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