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汉之庄稼汉 第1108章 根基

 朝廷给冯府赐了三个媵妾名额,意思就是说,若是冯君侯娶了三个媵妾,她们是由朝廷给冯君侯供养旳,不用冯君侯自己掏腰包。

所以阿梅和李慕,她们每年都可以从官府手里拿到禄米。

当然,作为正室夫人冯关氏,自然更有资格领一份。

最初的时候,朝廷是真的把米送到府上。

关将军在第一次见到属于自己的禄米时,还认真地拿着官府送过来的米,和自家的米做了比较。

最后得出一个结论:

官府送的是粟米,根本比不过自家府上的大米好吃。

这个发现,让关将军大失所望。

花鬘在长安呆了一个月后,发现自己居然能府上领到月钱,其惊喜程度不亚于关将军第一次拿到禄米。

看着她稀罕地拿着发下来的小额票子翻天覆地地看,冯君侯忍不住地说了一句:

“你自己都是一个富婆,拿这点钱有这么高兴?”

“你懂什么?我自己辛苦赚来的钱,和府上每月发给我的钱,能一样么?”

花鬘小心地把票子贴身收好,用鼻子对着冯君侯哼了一声,转身走了。

冯君侯看着她的小巧身影,感觉有点亏了。

明明朝廷只发了三个人的禄米,冯府却要给五个人发月钱。

意思就是说,自己要倒贴两个人的月钱。

这就是管住了大头,却管不住小头的后果。

男人果然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。

冯君侯叹息着。

正在反思的冯君侯, 很快被打断了思路,有下人来报:

“禀君侯, 府外有人拜访。”

“哦?这个时候, 谁会过来?”

冯君侯接过拜帖, 打开一看,眉头顿时就是一挑:

“终于来了?”

来者不是别人, 正是裴潜和裴秀父子俩。

若是仅裴潜一个人,那他早该过来了。

只是裴秀被冯君侯派到各处学习(干活),没有经过冯君侯的同意, 裴潜哪敢从工地上私自带走自己的儿子?

未眷营的妇人,各家都要捐钱粮才能领回去大汉王师从河东民乱把她们救下来,好吃好喝地供着。

动乱的时候你们不管人家,现在刚安定下来,你们就冒出来, 空口白牙想把人领走?

怎么?

真当大汉将士是你们的免费劳力?

某位姓冯的劳力贩卖头子都不敢这么想。

更别说裴秀是冯鬼王亲自召见过的人物, 裴家真要是不识趣, 一直呆在河东的石某人有的法子让他们识趣。

所以一来二去, 又是先派人和冯君侯通气,确定了冯君侯对闻喜裴家没有别的想法。

又是征求冯君侯的意见,说是裴家家主不惜弃魏投汉,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太过思念儿子,这些日子想让儿子陪着。

最后得到了冯君侯的允许,裴潜这才带着裴秀一起回到了长安。

“哈哈哈,裴公, 闻名良久, 今日终于得见矣!”

冯君侯人未迈进门, 爽朗的声音已经是先一步传了过来。

带着儿子在客厅等候,寻思着怎么开口的裴潜, 听到声音, 连忙起身迎接:

“君侯言重了, 某才是久闻君侯威名啊!”

“坐坐, 请坐,不必拘礼。”

冯君侯伸手示意, 自己走到主位上坐下, 目光落到站在裴潜身边的裴秀身上:

“裴郎君,这些日子以来,可有所获?”

听到冯君侯问话,连忙躬身回答:

“谢过君侯关心,秀这些日子游历四方, 才知自己以前见识浅薄,能与学院的学子们共事,实是大有所获。”

冯君侯似是早料到了一般,笑了笑:

“有收获就行,如此也不枉你这些日子以来的辛苦。”

裴潜拱手道:

“潜还未谢过君侯照顾吾之妻儿。”

冯君侯笑道:

“举手之劳罢了。只是……”

冯君侯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裴秀,“当时我看裴郎君天资极佳,没想到他却自称是家中庶子,不为家族所重。”

我就说呢,裴秀可算是历史留名的人物,连联合国都用他的名字命名月球环山。

裴家未来数百年,可是人才辈出,公侯一门,冠裳不绝。

后世全国有名的宰相村,正是来自裴氏。

如此世家名族,怎么可能瞎了眼漏过这么牛逼的人物?

裴秀连忙道歉:

“禀君侯,当时河东太乱,听闻有乱民专杀世家豪族之人,秀与阿母身处乱军之中,故而……”

冯君侯淡然一笑,打断了裴秀的话:

“好了,你不用解释,我明白。你在当时的情况下,不但能挺身而出,维护自己的母亲,还能考虑到这一层,确实不错。”

裴秀到底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孩子,听到冯君侯这么一说,只道对方真不往心里去, 这才放心下来。

当然,主要还是这些日子以来,他确实是学到了不少东西。

所谓天地亲君师, 在裴秀的潜意识里,冯君侯已经是个值得信任的人物。

但裴秀的大人裴潜看到冯君侯这副模样,心里却是“咯噔”一下。

有道是“巧言令色冯郎君,心狠手辣小文和”。

凶名赫赫的冯鬼王,被人所欺,会如此大度,这么轻易地放过对方?

“君侯有所不知,犬子确实是潜的庶出之子,幼时不受族中所重。”

“不过吾看他天资过人,故而这才对他用心培养,只是就算吾乃家主,但常被族中的一些族老,说吾嫡庶不分。”

“也就是这两三年,阿秀争气,在河东有了些名气,总算是不负吾之所望,所以才让族里的人不再说闲话。”

“饶是如此,但阿秀的生母,出身微寒,咳,也就是阿秀护着,这才没有被人所轻。”

冯君侯看着裴潜苦笑摇头地自曝家短,心里暗道:

外人确实可能因为裴秀不敢看轻他的阿母。

不过他的嫡母,可说不准。

听说裴秀嫡母还曾让他的生母出来给客人送汤送饭呢!

“裴公心中烦恼,吾算是听明白了。”

冯君侯笑道,“这自古以来,常说嫡庶有别,特别是大家大族,人丁兴旺,若是嫡子贤明,那倒还好说了。”

“怕就怕,出现嫡庸庶贤的情况,若是按规矩把家业传给嫡子,这祖上几辈攒下的家业说不得就要被败尽。”

就算是没有败尽,被同族不同房的吞了去,从此妻儿在族内仰人鼻息,也是难堪。

“只是若传给庶子,又怕世人笑话,族内不宁,对吧?”

裴潜闻言,简直是如同遇到了知音一般,连连点头:“君侯明鉴,正是如此,正是如此啊!”

看到对方这副模样,冯君侯知道,恐怕裴潜欲把爵位传给裴秀的传言,恐怕未必空穴不风。

“父母之爱,各有偏私,人性使然,更别说生为人子,是嫡是庶,又非自己所能定。”

“偏偏这生下来,就天生低人一等,为人所轻,可谓世间之不公耶?”

听到冯君侯这个话,裴潜吓得直接站了起来,脸色大变:“君侯?”

冯君侯看向裴潜,面色从容:

“孔子乃野合而生,却怀圣人之心,著经典而传世,诸儒所学,皆源于彼,其嫡兄孟皮与之相比如何?”

裴潜顿时哑然。

“再说了,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,乃是孝武皇帝所为,这才有了大汉四百年天下的礼法根基。”

“只是孝武皇帝雄才大略,当年所推行的国策,又何止这一个?”

冯君侯缓缓地说道:“彼时孝武皇帝大力推行推恩令,让诸国王侯子弟皆有继承之权。”

“为何至今,世人只记得尊儒术,却不记得推恩令?”

裴潜闻言,也不知怎么的,只觉得后背微微有些湿凉。

孝武皇帝为什么要尊儒术,行推恩?

不就是为了更好地家天下?

换成各个大家族来说,不应该是加强宗房,削弱旁宗?

可是听着冯君侯所言,总觉得不是那么一回事?

“昔日诸国王侯,势比天子,故而天子不容。观今天下之状,世家豪族多建坞寨,自有宗兵,良田无数。”

“男女丁口莫不依附,官府行事须看其脸色,此可谓前汉之诸国王侯耶?”

裴潜听闻冯君侯之言,额头冷汗汵汵而下,呐呐不知如何作答。

世家豪右之害,不是没有人看出来。

前汉兵锋之锐,莫有敢当者,多倚军中良家子。

然光武皇帝平王莽,延汉祚,所倚者乃是地方豪右。

故后汉两百载,治天下靠的是地方豪右,以及由豪右发展而来的世家豪族。

无论是武皇帝,还是跟随武皇帝的刚正不阿者,都曾有过打击世家豪右的不法之举。

但也仅仅是针对不法之举。

从来没有人想过要从根基上去动摇世家豪右。

眼下这位冯君侯所说的话,之所以让裴潜冷汗直流,是因为这些话,已经触及了世家豪右传承根本。

倘若季汉朝廷当真想要效仿孝武皇帝,向天下世家实施推恩令……

想想那种情况,就让人不寒而栗。

裴潜下意识地就是劝道:

“君侯,此事事关重大,到时只怕会千夫所指啊!”

冯君侯闻言,忽然大笑起来:

“裴公以为,吾那些巧言令色、心狠手辣的风评,是如何而来?”

可不就是那些所谓的世家扣上来的?

他们为什么扣上来?

可不就是因为冯君侯这些年来,动了他们的根基?

冯君侯悠悠地说道:

“蜀地世家,凉州豪族,恨我入骨者不知几凡,要不然……嘿!”

<
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