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大,你真狡猾,眼光比我看得远,行,一切听你的。”
杨一民看着李艳,问:“艳子,你班上的人男生多还是女生多?学习困难吗?”
李艳想了想,“还是男生要多些,好多是才毕业不久的大学生,别人基础好,我就显得吃力了,但我勤奋,每天只上半天课,我还有半天可以消化,有两个同学和我关系好,她们对我很帮助。”
“老大,班上的同学好多压力也大,他们有些是公司派来的,有的是边上班边来学习的,但这个本本真诱人,所以还是比较刻苦的,不过也有几个人是家族企业的公子小姐,这些人多是混本本的,还有一个,据说本来就是建筑公司的一名老总,富二代那种,一次都没来过。”
“艳子,你要自己抓住自己的定位,学习知识、开拓视野、增长见识,丫头,上海诱惑力大吧,你经得住不?”
“老大,想着你,啥诱惑都经得住,你就放心吧。”李艳甜甜地笑道。
杨一民的矛盾心里一直存在,但话也不能说得太明,毕竟李艳得适应,得自己建立自己的防御体系,才能在充满诱惑的现实生活中不至于迷失。
过了两天,杨一民打电话给秦芳,秦芳急切地问道:“杨哥,有消息了吗?”
“秦芳,是这样的,我请李艳的父亲出面从一个朋友那里分了一套房子,三室105平米,临江小区四楼,相当不错,别人是用来投资的,因为以前欠李艳父亲一个人情,所以这次也很爽快答应了。”
“杨哥,那里的房子是县里最好的,我男朋友去问过说要一仟五以上,我这边钱很紧张啊。”
“秦芳,我帮你拿的房子哪可能那样高,我都给你计算过了,这房子每平米一千二,你现在手上的钱用一半首付,其他的按揭,剩下的钱准备装修和结婚应该差不多了,稍微节约一点,应该没问题。”
“杨哥,不会吧,一仟二,是真的吗?”
“小秦,是真的,这房下个月交房,我让公司的人来拿你们的身份证复印件,只把合同转给你们就行了。”
“行,杨哥,那太谢谢你了,杨哥,周末回来吧,我请你吃海鲜。”
安排完秦芳的事,杨一民坐在沙发上,公司的事现在应该理顺了,只要内部管理不出问题,对上应该会很顺利,这让他很心安,因为自己没在公司,最麻烦的就是对外事务。
李艳的父亲接单,公司人员负责做资料,自己则负责与相差业务管理部门沟通,这样一种方式,应该是现在最好的状态了。
他喝了一口茶,电话铃声响起,他起身拿起电话,是林娟的,“林姐,有事吗?”
“周末回来吗?”
“想我了?”
“有点,你想我吗?”
“也有点,林姐,你不会只为说这句话吧?”
“给你传达一个最新消息,县长被双规的消息已证实,主管商业的副县长临时主持工作,前几天他就是为这事吧?”
“是啊,他没和你说?”
“没明说,现在我不想和他说话。”
“姐,算了,别想这些问题了,毕竟你还在他领导之下,很多人想有近一点的关系还没有呢,比如说我。”
林娟没有立即说话,过了一会,她才说道:“你也别说这些事了,周末回来了再联系。”
时间不觉就进入四月初,杨一民在开学工作理顺后,完成了两件大事,第一件事就是对小学毕业生的摸排工作。
石门小学是对口入学学校,所以这方面的工作进行得很正常,杨一民和两位校长都有良好的关系,所以四个班的学生情况很容易了解,杨一民让教导处做了成绩分析和家庭情况分析,对近两年石门小学学生主要流失情况也做了分析。
最近两年,石门小学被县实验中学和另外两所初中学校选走近二十人,这些学生有一多半是学习成绩一错的学生,有少部分是家庭情况比较好的学生去读的高价书。
附近三个乡是初中和小学合并的一贯制学校,这三个学校是石门中学要先拨尖子的重点,杨一民让行政利用熟人关系悄悄与学校班主任取得联系,自己又与教研室联系,获取了这些学校小学毕业生优生的主要信息。
这项工作进行得很困难,因为杨一民也仅仅是做准备,不能让任何人知道,好在石门镇原来是旧行政区划的区所在地,教师之间交流很多,相互关系也较多,只要找办法总能找到熟人,而枫树乡,就是李小萍到乡上让张永平分别请几个班主任吃饭获取信息的。
但上面李兴辉一直没给答复,两人之后也没有在一起吃过饭,他也不好问,最近的上层人事变动一直没有消息,估计县长被双规的事还在发酵,哪些人会走下自己的位置还正在进行之中,李兴辉也没有精力来管这些具体工作。
第二件事情就是商量如何对待外来招生的事,这件事杨一民早就想到了,也让任成发和马永明考虑过,他为此事也找了中层干部、班主任、一般教师甚至学校工人进行咨询。
在开始的十多天里,一切情况看来都很杂乱,各种不同的想法汇集在一起,但最后汇总的时候,却不难看出,主要还是招生回扣的利益分配问题。
普通高中的招生相对好办,因为学生的去处一定,而且学校可以控制,到了哪个学校,就像黄健说的那样,要给学校的钱,无论给校长还是给教师或者给学生,校长最后都是清楚的,杨一民明确的观点是,这笔钱用于奖励初三教师。
这笔钱的使用办法可以让初三教师、特别是两个重点班的教师更加专心地将精力用于教学,减少其他利益的影响,挖掘大家潜力,所以杨一民在第一次初三年级组工作会上就阐明了自己的观点。
但职业类学校的招生费用却很难控制,首先是招生学校太多,有本县的职中,有市上的职中和技校,有省上的各类民办学校,附近县也有很多职业中学来抢生源。
而且这些学生最终到哪里去读书了,是谁推荐的?招生费到底是优惠给了学生还是给了学校老师,或者就是来校招生的职中老师自己得了一部分,给了学校老师一部分,这些都是无法揭开的秘密。
没有人愿意说,只要说出来,就是买卖学生,这不仅丑化了教育、丑化了老师形象,也是政策不允许的。
本章已完成!